社会化运营的文体中心,让你无需再假装生活
| 招商动态 |2017-07-25
区级文体中心交给社会机构运营,政府怎么给钱?怎么管理?怎么监督?社会机构如何运用?这些你准备好了吗?
小编带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文体中心”的社会化运营案例,和您分享!
一、简介
海曙区文体中心
这家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鄞州区宁穿路788号的场馆,是目前宁波中心城区规模最大、配备现代化设施、功能较为完善的文化体育场馆。
项目总占地面积35898平方米,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32508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7240平方米,于2014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由政府斥资4亿元建造,采取“政府投资、委托管理、合作共赢”的运营模式,采用招商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场馆后期投入及运营由专业管理公司负责。
二、功能分区
三馆合一 功能更全
海曙区文体中心实现了图书馆、文化馆和体育馆“三馆合一”。
场馆内分东侧、西侧和南侧。其中东侧一层和二层为图书馆;三层为文化馆办公室及服装展厅;四层为文化馆的培训教室、艺术教室及教师办公区;五层为舞蹈排练厅和书法教室。西侧一层为室内运动馆;三层为休闲空间,主要以餐厅为主;四层为健身房;五层为舞蹈培训教室及录音棚等。南侧则为一个2880平方米的大型室内篮球馆,可同时容纳2050人观看。
三、运作模式
政府出资 企业运营
经海曙区经合局、文广局、体育局及街道共同努力,经专家论证会评审并报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确定委托宁波爱珂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区文体中心。此举将海曙区文体中心的经营管理纳入了社会力量参与的轨道。
四、经验总结
一
政府委托、企业运营模式
政府委托、企业运营模式在确保政府部门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精力牵制和支出压力,改变了以往政府部门大包大揽,却因监督乏力而时常出现的人浮于事、管理不善等弊端。社会化运营托管以来,海曙区文体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大型公益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了人气和活力。
二
“以馆养馆”模式
根据委托经营管理协议,海曙区文体中心主体建筑落成后,在委托经营管理期间,委托方不再向受托方收取使用费,也不再向受托方支付任何费用,受托方保证“以馆养馆”、自负盈亏,维持区文体中心的正常运营。
三
联席会议制度模式
海曙区文体中心的委托经营管理协议中,明确提出协议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用制度设计来解决受托方的商业运营与文体中心公益性使用可能引起的矛盾。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联席会议制度”对海曙区文体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健身运动需求,平衡各方利益,化解各类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产业融合、协同共赢模式
海曙区文体中心投入运营两年多来,主体运营方积极招商引资、布局业态,不但积极服务驻场单位,同时补齐短板,积极引进与公共文化活动相关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演艺会展等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原本地处城西的冷僻地块逐渐被打造为人气颇旺的群众学习、培训、健身、休闲场所。运营方相继引进了武术、早教、美术等培训机构,以及小型超市、健身馆、饭店、电商、传媒公司等,相关方在运行过程中优胜劣汰,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呈现出产业融合、共赢发展的局面。
五、结束语
“政府投资、委托管理、合作共赢”的这种社会化运营公共文化模式正在“路上”,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富有挑战的实践案例,能为我们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个优秀样本,并带来更多的思考。
中国华录 | 公共文化服务